2022年是尤为特殊的一年,是后疫情时代的承上启下之年,也是未来我们研究商业和市场绕不开的一年。自2020年以来,疫情历经三年发展,逐步得到控制,除零星发生,已无社会面的大规模发生。然而,3年疫情对我国商业社会的影响是较为深远的。
今天,我们主要谈一个观点:后疫情时代,品牌战略是中小企业的决胜关键所在。
为什么这么说?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,多年前我们就明确指出的老问题依旧普遍:广大中小企业战略缺失。普遍还停留在比产品、比渠道、比价格的阶段。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主由于缺乏对行业趋势的洞察,以及对自身企业的精准战略定位,导致企业因没有灵魂而失去活力。
究其根本,还是中小企业对战略的偏见或片面理解,缺乏系统性认知导致的,为此我们专门撰文谈过,可参阅文案《高参品牌:多数中小企业战略能力缺失》和《高参品牌:中小企业要赢得市场,必须找到战略决胜之地!》。
1、中小企业如何理解和定义品牌战略?
对商业稍有洞察的人不难发现,这些年,国内流行的商业战略理论、品牌战略理论,各种大咖的言论,各类相关畅销书籍,基本都是以美国为主流的商业战略理论。
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,其国内企业的商业环境、商业模式、管理模式、组织管理、营销理论、品牌理论等形成早、传播广,是导致当前西方理论广泛充斥市场的主因。所以,我经常讲,照搬照抄西方战略理论,是无法指导中国商业实践的。
中国市场和竞争环境是极为复杂的,同样的条件,不同的城市和地区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。正因如此,我们高参品牌才不断研究东方战略并进行理论创新,用适合中国国情的战略体系帮助企业打造品牌。
我们研究品牌战略,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战略?我们认为,战略是一个企业、一个品牌,如何走向市场、赢得市场的“作战路线图”。根据我们高参品牌的战略理论,制定优秀的战略系统就是为了保障企业或品牌成为第一或唯一。
所以,品牌战略所讲的就不是效率和效益的问题,也不是讲如何规范企业内部管理、流程等问题,也不是讲如何提升服务、提升销售业绩的问题。很多企业主经常问:搞品牌能提升多少销售业绩?能改善管理吗?能让员工更有积极性吗?这些问题,属于内部管理研究的范畴。而内部管理也仅仅是战略的一部分。
我们研究品牌战略,更侧重于从企业外部出发,即企业(品牌)应如何战略定位?企业(品牌)应该选择哪个赛道、放弃哪个赛道?干哪些事对企业(品牌)最有价值?怎样干才能让企业(品牌)在行业内具有独特竞争力?如何提炼企业(品牌)的核心竞争力?如何重构工作流程、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确保战略目标实现?如何变革企业文化促使企业核心能力提升?如何找到关键机会实现弯道超车、跨越发展等。
综上所述,所以我们才说, 品牌战略是一套具体的、连贯的经营系统,这套经营系统要做到上顺天时(符合行业发展的大趋势),下落地(战略要能够落地、能够贯通、能够无限放大),中间市场能通气(让品牌在市场中具有独特竞争力,让产品能自己卖自己),优秀的品牌战略能够让一切变得越来越简单。
2、中小企业为什么要谋划品牌战略?
“我们的产品那么好,消费者居然连看都不看一眼。”
“网络平台的推广成本越来越高,产品价格还上不去,营销越来越难。”
“请网红带货不仅要花钱,产品还得打很大的折扣,不挣钱不说,有时甚至还亏钱,生意人太难了!”
…… ……
当很多人还在抱着“只要产品好,就不愁卖”的心理时,市场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很多企业已经明显感觉到,营销越来越难了,营销成本居高不下,利润越来越薄。
事实上,中国市场发生了深刻变革,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产品供不应求,到上世纪90年代后的产品大爆发,再到现在产品过剩,不同的时期,营销的战略不同。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的远去,加之三年疫情的影响,市场营销已历经产品时代、渠道时代步入专业的品牌时代。
新的竞争时代,如果中小企业再不从品牌战略布局,走专业品牌路线,相信很多中小企业是走不远的。我们多次讲过,中小企业先天不足,普遍存在缺渠道、缺人才、缺资金、缺核心技术、缺创新能力等问题,一步入市场就面临着和大企业相对不公平的竞争。如果中小企业不能够超前谋划品牌战略,必然在市场洪流的翻腾中逐渐削弱和消失。
3、中小企业主的品牌战略误区
一种情况是,中小企业主离战略太远,有“战略恐惧症”。
多年来,由于西方战略理论对国内商业领域的绝对占领,加之各类学习班、总裁班铺天盖地的兴起,战略一词被众多大咖、导师们严重误读。致使很多人以为,只有处于权力巅峰的人才有资格谈战略,几十亿以上的企业才谈战略,认为战略是成功后的凡尔赛或经验总结,而中小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“活下来”。
前些年,在一些并未真正懂得战略的“战略”大师们的鼓捣下,一些中小企业深受其害,不仅没有因“战略”而兴旺发展,反而因“战略”失控而致惨败。这导致了很多中小企业主,闻“战略”而胆寒,患上“战略恐惧症”。
另一种情况,一些中小企业主因认知偏差,导致高估了战略的神力。
因认知偏差,过度高估战略的人,往往会陷入神话故事的幻想。如当他听到某某品牌就因为找到一句话:“怕上火,喝xxx”,一下子卖到100亿。类似极为片面,且具有煽动性的语言,对该类企业主诱惑极大,他们往往认为,品牌战略就是找到那句话。
这类高估战略神力的人,往往都是“听课狂”、“策划爱好者”,言必谈国际大势、行业大势、前沿理论、互联网新词,然而,他们缺乏真正的智慧与洞察,更不具备战略识别力,当一个真正的好战略摆在他们面前时,他们往往是无感的,因为他们心目中的好战略是不费力就能把企业做上市的金点子、金口号。这实在是对战略的误读。
过分远离战略和过分夸大战略,都是因为对战略缺乏清晰的认知所致,两者皆不可取。
我们不能把战略想得高高在上,更不能以为战略与你无关。因为战略是一个国家、一个企业、一个人摆脱困境、走向成功的起点。如果我们把战略比作企业的作战路线图,那么战略就既有“作战纲领”,即要达成何种目标,以及作战的策略、方向、路线等,又有“落地实操、排兵布阵的蓝图”,即战争动员、队伍调度、行军路线、扎营地点、决战策略、埋锅做饭、冲锋等一系列部署和安排。
所以,我们高参品牌的品牌工作原则就是:既要高瞻远瞩、深谋远虑,也要考虑当下、方便实操,让战略行动的每一步,都能成为实现总体战略目标的基石,环环相扣,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和统一整体。如此,方能真正实现“战略引领、决胜在先”。
4、品牌战略是中小企业的决胜关键
没有品牌战略的企业,犹如没有作战路线图,极易陷入打乱仗、乱打仗的消耗之中,团队似乎每天都忙于各类繁杂的常规工作之中,但很难有成长性、变动性的突破。
品牌战略清晰的企业,则人人心中有数、脚下有路、眼里有光,远方有梦想,特别是在市场竞争加剧、行业陷入红海、市场环境深刻变化的时候,品牌战略清晰的企业往往能透过迷雾,看清发展方向,坚定发展步伐。
如果把企业比作一个果园,没有品牌战略的企业,往往把精力都放在常规工作上,剪枝、培土、施肥、打药、管护、采摘、最终把产品拿到市场销售,在忙忙碌碌中年复一年。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或市场变化,全园就陷入被动地卷入同行业的共识性错误中,艰难拼杀。
而战略清晰的企业,他们会在做好日常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,更加关注外部环境,如果园的产品与市场是否匹配,产品的定位、产品创新、产品价值的塑造、产品附加值提升、产品持续竞争力培育等诸多方面进行中长期战略布局,即便遇到突发情况或市场变化,他们也不慌不忙,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,最终成长为大企业、大品牌。
我们讲品牌战略决胜,绝不是一句广告词、一个金点子、一个爆款产品就能实现的,品牌战略决胜是品牌战略思维的决胜、是品牌战略系统的决胜、是品牌战略实施的决胜,更是长期品牌战略积累的决胜。
三年疫情生动地说明,没有品牌战略的企业,当遇到突发情况和市场变化时,其抗风险能力是极为脆弱的。而那些品牌战略系统且清晰的企业,即便一时失利,重整旗鼓又能快速回到主战场来。
我在很多公开课上问中小企业主同样的问题:我们创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?答案各式各样,最多的答案是:赚钱。赚钱这个答案,看似简单直接,实则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。靠什么赚钱?赚谁的钱?怎么赚钱?赚钱如何持续?现在赚钱明年还能不能赚钱?这些问题都不是纸上谈兵能解决的,需要清晰的战略方能得以保证。
我希望更多的中小企业主明白,创业的最终目的是不再创业,扎实耕耘一个产业、打造一个品牌,持续经营、永续经营,代代相传,做百年老品牌,这是最成功的创业者。而不是屡败屡战,还自诩连续创业者。
后疫情时代,无论国际、国内,大家普遍对市场的预期都相对保守,未来的市场竞争会更激烈,中小企业要想在竞争的洪流中脱颖而出,品牌战略是关键之关键,是中小企业的“死生之地、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!”(完)
(文中配图作者为:锦年光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