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以来,中国消费品市场不断变革,新消费开始成为广大投资人、创业者涌入的热门赛道。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,新消费市场的竞争空前加剧,未来消费品市场该如何布局,我们采访了中国品牌战略和营销专家、成都高参品牌CEO徐向良先生。
“消费品行业竞争的终局是品牌的竞争。”徐向良说,不论是过去讲的传统消费行业,还是我们现在讲的新消费,本质上依然是消费品行业,消费行业最大的特点是频次高、更新快、模仿快,一旦某类产品热销,24小时内就有人可以模仿出来,这导致消费行业是步入同质化红海周期最短的行业。
“消费品行业最终的决胜点是品牌系统的打造,当产品渠道同质化以后,品牌力就会成为决胜的关键点。”徐向良说,这几年,很多传统消费品企业被洗牌,说到底还是因为品牌力不足,过度依赖渠道和营销,渠道方是逐利的,一旦新的产品出现,渠道方就会快速抛弃不盈利或盈利少的产品,转向新产品。
徐向良分析说,低度酒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前几年低度酒市场刚刚走热,很快就有大量的低度酒产品充斥市场。目前市场上70%到80%的低度酒产品,几乎都来自相同的OEM渠道,很多低度酒产品甚至来自同一家代工厂。
徐向良说,持续投资品牌,不断做强品牌力,是消费品企业保持增长性和持续性的核心关键。因为随着竞争的加剧,“用户”将成为消费品企业增长的核心驱动,企业要想拥有一群高认同感、高忠诚度的用户,品牌文化的系统性建设,是最终的决胜之路。
徐向良分析说,比如精油领域的阿芙精油、白酒领域的江小白、低度酒行业的梅见等品牌都是运营“用户”的典型案例。从这些品牌身上,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未来消费品企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。消费品企业只有更加关注消费者,不断挖掘与洞察消费者的需求变化,才能保持引领和立于不败之地。
“未来,消费领域是最容易诞生超级品牌和国际品牌的地方。”徐向良说,近年来随着资本对新消费的关注和投入,消费领域的企业空前关注品牌的系统性打造,这两年我们也接到许多消费领域的客户,“围绕着消费者需求进行品牌力打造”已成为有先见之明的消费品企业的共识。
“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,并不是单纯取个名、注册个商标、设计个logo,做几次网络推广那么粗浅的事。”徐向良说,很多中小企业在过分低估了品牌系统的威力和价值,导致本来想走品牌路线,结果却误入歧途,在企业发展的历程中不断走弯路,甚至贻误了企业快速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机。
“我们讲,品牌竞争的结果,就是让别人无法与你争。无论是新创业的消费品企业,还是转型的消费品企业,品牌的系统性打造已成为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核心关键,必须要引起企业家们足够的重视。” 中国品牌战略和营销专家、成都高参品牌CEO徐向良说。(完)